close

內容來自hexun新聞

泥火藝術蘊投資潛力 紫砂產業謀嬗變升級

工藝師制作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部分作品陶瓷城博覽中心一角陶瓷城一角陶瓷城店內堆放的小部分紫砂泥紫砂淘寶店中景象袁源 徐然/攝影 張常春/制圖編者按:隨著近年來文化產業的興盛,原先一些小眾領域的文化藝術品也日益受到市場追捧,宜興紫砂壺就是典型之一。“世間茶具稱為首”的紫砂茶壺由於其突出的發源地文化特征,不僅是宜興名片,也成為當地老百姓的生計所依。名傢大師的作品價值近年更是成倍增長,一把壺動輒百萬元,引起眾多投資收藏人士的關註。但是,整個宜興的紫砂生產經營市場卻呈現出小而散的特點,帶來諸多監管問題,也制約瞭整個紫砂產業價值的進一步發揮。為摸清產業實際情況,證券時報記者實地走訪瞭舉世聞名的“陶都”—宜興丁蜀,瞭解到在規范和促進紫砂產業的健康發展方面,宜興當地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紫砂企業曾有過諸多探索。證券時報記者 袁源 見習記者 徐然“青煙白菜炒米飯,氐壺天水菊花茶”,這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曾寫下的著名詩句,“氐壺”說的便是提梁紫砂壺。與7300年的宜興陶瓷史相比,宜興紫砂的歷史並不太長,從文字記載看,始於北宋,真正存世的紫砂傳世器始於明中晚期。紫砂為茶而生,因茶而起。宜興很早就是重要茶葉產區,宜興茶葉唐代就成為貢茶。明代起,人們喝茶方式逐漸改變,開始沸水沖泡茶葉、芽茶,茶壺應運而生。在眾多材質的茶壺中,人們又發現用紫砂茶壺泡茶最佳,因此宜興紫砂茶具倍受推崇。由於茶文化的浸淫,作為陶瓷重要產區的宜興,派生出紫砂陶茶壺也就不足為怪瞭。整合缺乏內生動力早在明清時期,藝人們制壺便能“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種種變異,妙出心裁。”如今宜興丁蜀鎮手工藝者眾多,幾乎傢傢制坯,戶戶捶泥,門派林立,行業高度分散。市場整合難度較大,但探索之路卻未因此止步。宜興市文廣新局產業科科長張和平向記者表示:“紫砂產業是富民工程,由於小、散、多,藝人們的生產、銷售規模難以統計,監管有一定難度。”據介紹,宜興目前擁有19位國傢級大師、50位省級大師、200位高級工藝師、800位工藝美術師、近1000位助理工藝師、3000位工藝技術人員,以及5000多位小有名氣的藝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經濟體,也是宣傳弘揚紫砂文化的平臺。而紫砂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勞動力支出在整個紫砂生產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增值稅法定扣除金額在產品生產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小。這就導致紫砂企業增值稅中,一般納稅人稅負重於小規模納稅人。張和平介紹,2009年市地稅局出臺的稅收標準延用至今,從普通工藝員到國傢級大師,按職稱劃分為7個等級,每年納稅從1600元到33600元不等。同時,按照現行標準,生產企業年銷售額超過50萬元、流通企業年銷售額超過80萬元必須認定為一般納稅人。這使得紫砂界一大批知名藝人不敢興辦企業,進而選擇小作坊、工作室形式從業,以臨商戶形式納稅。因為他們一把壺的價格往往就超過瞭上述標準,客觀上導致企業“做不大”、“做不強”。在走訪中,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可以走標準化行業整合之路,以滿足日用消費品需求。但由於標準化制壺使得藝術價值降低,部分藝術傢們對此並不以為然。江蘇省陶瓷協會副會長、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史俊棠介紹:“作為民間傳統工藝,紫砂行業是充分展現個性化的市場。脫離工藝和文化,紫砂泥料是一文不值的。”史俊棠認為,作為受大眾喜愛的、具有高附加值的小眾文化產業,藝術創作應與經營銷售分離,小眾文化產業,更應創新銷售和經營模式,以激發大眾的認可和愛好,擴大需求、增加購買。上遊紫砂礦的“禁采令”宜興市政府對於紫砂壺產業的發展十分重視,一方面積極主動地對外宣傳宜興紫砂壺的品牌。宜興市政府在2006年就把“宜興紫砂工藝”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大地提高瞭品牌知名度,同時積極籌辦陶瓷文化藝術節,“陶都風”藝術展已連續五年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無錫和臺北等地成功舉辦。另一方面,宜興市政府對宜興紫砂這個獨特文化的載體也有規模擴大與產業整合突破的渴求。產業整合首先要從上遊紫砂礦做起。宜興市政府曾於2005年下達紫砂礦“禁采令”,封礦消息一出,市場眾說紛紜,有關紫砂礦料所剩無幾之言甚囂塵上,同時直接引發人們對於紫砂制品的真假質疑。記者帶著同樣的疑問走訪小手工藝者們的工作室,發現許多制壺藝人庫存瞭大量紫砂。據瞭解,宜興世代做壺的人傢裡,囤積有小山堆一樣大量紫砂原礦石或泥料的不在少數。一位年近30歲的工藝師表示,傢中的泥料至少夠用到60歲。而另一位紫砂制品商傢告訴記者,自己傢中親戚當年不惜借高利貸,囤料近5000噸。宜興有豐富的紫砂礦藏。在丁蜀鎮黃龍山一帶的巖石之中,有天然化學成分較合理的紫砂泥,質地細膩,可塑性強,滲透性好,品質極優。這些紫砂泥都可以單獨或者相互拼制調砂後做壺。所以,紫砂礦料暫無枯竭之虞。然而,業內人士介紹,紫砂泥礦產畢竟屬不可再生資源,紫砂礦藏開采一度出現亂象,無序的礦山開采、亂采濫挖行為不僅浪費瞭大量的資源,而且破壞瞭生態環境。與此同時,紫砂制作工藝也因大批粗制濫造的制品出現在市場上,嚴重影響瞭產業健康發展。為瞭科學規劃、合理開采,2003年元旦開始,宜興市境內的礦山開采權一律以招標、拍賣掛牌、協議出讓的形式有償出讓。2004年,為進一步整頓規范紫砂資源開發管理秩序,宜興市房貸屏東崁頂房貸政府實施瞭《關於加強宜興紫砂保護和發展議案》。緊接著,在2005年4月中旬下達瞭紫砂礦“禁采令”,確定丁蜀鎮黃龍山為紫砂陶土資源保護區,暫時凍結紫砂泥開采。與此同時,宜興市成立瞭有國土資源、公安、城管和安監等部門人員參加的聯合執法巡查隊,使不法分子不敢再明目張膽地亂采濫挖。直到2010年,由地方政府主導對蘊藏大量優質紫砂礦藏的黃龍山礦脈進行修復性開采。史俊棠說,保護紫砂礦,保證原料的合理供應量,能促使市場對原料的有效合理定價。高端礦料價高,自然隻有技藝精湛的高級工藝師們采購,減少瞭浪費和無度使用,從源頭上整合資源。據悉,未來宜興市政府也有意借力資本保護利用紫砂礦這一獨特資源,當地少數具備經濟實力的企業也正與政府洽談合作開發之道。“經紀人”制度有待建立隨著紫砂壺藝術價值的不斷凸顯,名人名壺的價格一路飛漲,巨大的利潤空間使得市場上仿制、代工、貼牌等亂象也隨之出現。用業內人士的話說,“利益已經把紫砂市場的水攪渾瞭”。而這些問題的存在,正是限制紫砂壺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為瞭使這個行業更為健康、更為規范地成長,宜興紫砂一直在進行產業整合的探索。“十一五”期間,在政府引導下,中國陶都陶瓷城在宜興丁蜀鎮順利落成。陶瓷城以陶文化為特色,不僅有容納數千傢店鋪的紫砂商業街,還引進全國各地的瓷器精品,成為中國最大的陶瓷文化商旅城。據瞭解,陶瓷城對於當地紫砂產業的聚合已經發揮瞭不小的作用。不少商戶也表示,確實感受到瞭規模效應對於銷售的幫助。但在談起陶瓷城的現狀時,宜興市政府文化局官員卻仍有遺憾:“陶瓷城雖然將商戶都聚集在瞭一起,但每傢各自為營、不易管理的問題仍難以解決。”對此,史俊棠向記者談瞭有關行業整合的思考。對於紫砂產業的整合,需要建立品牌經銷的商業渠道,類似於人們熟知的經紀公司和“經紀人”模式。一方面,由專門的企業來為這些紫砂大師、工藝師進行銷售和運作,讓制壺者可以更加專心、專註於藝術創作;另一方面,好的作品也需要通過商業運作,才能更好地體現出價值。“藝術創造應該與經營分離,這屬於高級的社會分工。”史俊棠如是說。而形成品牌效應的“經紀人”企業,可以同時起到“把關人”的作用,促進整個紫砂行業健康化發展。目前,當地上市公司中超電纜(002471,股吧)(002471)已開始進行這方面嘗試。董事長楊飛是資本市場上為數不多的“70後”老總,當年他變賣傢產創立中超電纜,僅用3年時間就將年銷售額做到10億元,投產5年即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而上市後3年,公司銷售額已逾50億元。楊飛是宜興本地人,因酷愛紫砂,多年來專註於紫砂壺的收藏,在業內圈裡小有名氣。記者在采訪中得知,中超電纜正從四個方面推動紫砂產業發展。首先,打造高端品牌,中超2012年恢復瞭有上百年歷史的紫砂老字號“利永”,成立中超利永紫砂陶瓷有限公司,註冊資金1億元。其次,中超利永成立第三方紫砂鑒定機構與工藝師資質評定機構,聘請國內文物鑒定專傢、陶瓷研究專傢、紫砂資深國傢級大傢及業內行業專傢,成為紫砂界的鑒定權威。同時,建立國內頂級的紫砂設計中心、創作中心,讓公司的設計創作水平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第三,深挖文化價值。中超利永將對紫砂文化進一步推廣,包括創辦《紫砂匯》雜志贏得行業話語權;在丁山建立生產與展示中心,將生產與旅遊觀光有機結合起來。第四,創新商業運作模式。建立具有電子商務(B2C)功能的企業品牌門戶網站,並與其他主流電商平臺實現對接;建立全球紫砂連鎖俱樂部,使紫砂會所成為一個展示、交流與交付的平臺,首批選址擬定為國內一線城市;與業內資深工藝師簽約合作,全權負責這些紫砂精英的作品推廣、銷售,打造小眾藝術的大眾化交流與推廣平臺,掌控行業至高點。記者瞭解到,作為紫砂礦唯一的出產地,宜興下遊生產企業眾多,目前共有各類陶瓷企業700餘傢,年產值超110億元,其中紫砂壺產值30億元,未來產值還能成倍翻番。但總體而言,目前單個企業規模仍然有限,需要具備一定資源整合能力的企業發揮更大作用。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龍潭房屋汽車貸款com/2013-11-18/159762514.html

銀行信貸代償任何問題免費諮詢汽車貸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sxd5ll95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